奉和襲美題褚家林亭

· 張賁
疏野林亭震澤西,朗吟閒步喜相攜。 時時風折蘆花亂,處處霜摧稻穗低。 百本敗荷魚不動,一枝寒菊蝶空迷。 今朝偶得高陽伴,從放山翁醉似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表示對原作的響應或致敬。
  • 襲美:指陸龜蒙,字襲美,唐代詩人。
  • 褚家林亭:指陸龜蒙家的林亭。
  • 疏野:自然而不做作。
  • 震澤:古代湖泊名,今太湖。
  • 朗吟:高聲吟詠。
  • 相攜:相互攜手,一起。
  • 風折蘆花亂:風吹折蘆葦,蘆花飄散。
  • 霜摧稻穗低:霜降使稻穗沉重下垂。
  • 百本敗荷:許多枯萎的荷花。
  • 魚不動:魚兒靜止不動。
  • 一枝寒菊:一株寒冷中的菊花。
  • 蝶空迷:蝴蝶空自迷戀。
  • 高陽伴: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
  • 從放山翁:放縱自己,像山中的老翁一樣自在。
  • 醉似泥:形容醉得非常深,像泥一樣不能自持。

翻譯

在震澤西邊的自然林亭中,我與襲美一同高聲吟詠,悠閒地漫步,歡喜地攜手。 風不時吹折蘆葦,蘆花四散飄揚;霜降使稻穗沉重,處處低垂。 許多枯萎的荷花下,魚兒靜止不動;一株寒冷中的菊花旁,蝴蝶空自迷戀。 今日偶然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我放縱自己,像山中的老翁一樣自在,醉得深沉如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友人在自然林亭中的閒適生活,通過「風折蘆花」、「霜摧稻穗」等自然景象,展現了秋日的寧靜與蕭瑟。詩中「百本敗荷魚不動,一枝寒菊蝶空迷」以對比手法,突出了荷花的凋零與菊花的孤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遷的感慨。結尾的「從放山翁醉似泥」則抒發了與友人共飲的暢快與自在,體現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張賁

唐鄧州南陽人,字潤卿。宣宗大中進士。唐末爲廣文博士。曾隱居茅山,後寓吳中。與皮日休、陸龜蒙多有交遊。工詩,多抒旅思羈愁。 ► 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