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幾夏:幾個夏天,指多年。
- 京城:首都,這裏指長安。
- 修行:修煉身心,遵循佛教戒律。
- 四分律:佛教戒律之一,分爲四部分。
- 護淨:保持清淨,指遵守戒律。
- 七條衣:佛教僧侶的七件法衣。
- 沙田:沙質的田地。
- 紫芋:一種紫色的芋頭。
- 九龍潭:地名,可能指有九個龍形潭的地方。
翻譯
在京城長安居住了多年,今天獨自遠行歸去。 修行遵守着四分律的戒律,保持清淨穿着七條衣。 溪邊的寺廟黃橙已經成熟,沙田裏的紫芋也肥美。 沿着九龍潭的道路前行,一同前往的客人應該很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僧侶從京城返回故鄉的情景,通過對修行生活的描述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僧侶的清修生活和歸途中的寧靜與孤獨。詩中「修行四分律,護淨七條衣」體現了僧侶對戒律的嚴格遵守,而「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則以生動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詩意的寧靜與美好。最後一句「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稀」則透露出旅途的孤獨與遠離塵囂的寧靜。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