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城

· 許渾
城高不可下,永日一登臨。 曲檻涼飆急,空樓返照深。 葦花迷夕棹,梧葉散秋砧。 謾作歸田賦,蹉跎歲欲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日:整日。
  • 曲檻:曲折的欄杆。
  • 涼飆:涼風。
  • 返照:夕陽的回光。
  • 葦花:蘆葦的花。
  • 夕棹:傍晚的船。
  • 秋砧:秋天的搗衣聲。
  • 謾作:空自寫作。
  • 歸田賦:指辭官歸隱的賦文。
  • 蹉跎:虛度光陰。
  • 歲欲陰:指年末,歲月將盡。

翻譯

城牆高聳,難以攀登,我整日只能登臨其上。曲折的欄杆邊,涼風急促,空曠的樓閣中,夕陽的餘暉顯得格外深沉。蘆葦的花隨風飄揚,迷離了傍晚的船影,梧桐的葉子散落,伴隨着秋天的搗衣聲。我空自寫作着歸隱田園的賦文,卻因蹉跎歲月而感到歲月將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傍晚登城的景象,通過「城高」、「曲檻」、「空樓」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詩中「葦花迷夕棹,梧葉散秋砧」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季節變化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