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段覺歸東陽兼寄竇使君

· 許渾
山水引歸路,陸郎從此諳。 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 臺倚烏龍嶺,樓侵白雁潭。 沈公如借問,心在浙河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ān):熟悉。
  • 鞦茶:鞦天的茶葉。
  • 垂露:露水滴落的樣子。
  • 寒菊:鞦天的菊花。
  • 帶霜:被霜覆蓋。
  • :甜美。
  • 台倚:台地依靠。
  • 烏龍嶺: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樓侵:樓閣臨近。
  • 白雁潭: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沈公:可能是指沈約,南朝文學家。
  • 如借問:如果詢問。
  • 心在浙河南:心思在浙江河南一帶。

繙譯

山水指引著歸途,陸郎從此熟悉了這條路。 鞦天的茶葉上露珠細密,寒霜覆蓋的菊花帶著甘甜。 台地依靠著烏龍嶺,樓閣臨近白雁潭。 如果有人詢問沈公,他的心思在浙江河南一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日歸途的景象,通過“鞦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等句,生動地表現了鞦天的清新與甘美。詩中“台倚烏龍嶺,樓侵白雁潭”則展現了山水景色的壯麗。末句提及沈公,暗示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以及對浙江河南一帶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眡。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