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閒師

· 許渾
近日高僧更有誰,宛陵山下遇閒師。 東林共許三乘學,南國爭傳五字詩。 初到庾樓紅葉墜,夜投蕭寺碧雲隨。 秋江莫惜題佳句,正是磷磷見底時。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宛陵山:位於今安徽省宣城市,是宣城的別稱。
  • 三乘學:佛教用語,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佛教修行的三種境界。
  • 五字詩:指五言詩,唐代流行的詩歌形式之一。
  • 庾樓:指庾信樓,位於今江西省九江市,是庾信的故居,也是文人雅集之地。
  • 蕭寺:指寺廟,因南朝梁武帝蕭衍好佛,多建寺廟,故稱。
  • 磷磷:形容水清澈見底的樣子。

翻譯

最近還有哪位高僧更受推崇,我在宛陵山下遇到了這位閒適的師傅。 東林寺的僧人們都共同推崇他的三乘學識,南國的人們爭相傳誦他的五言詩。 初次到訪庾信樓時,紅葉飄落,夜晚投宿寺廟,碧雲隨風。 秋江之上,不要吝惜題寫佳句,正是水清澈見底,美景當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許渾在宛陵山下偶遇一位高僧的情景,讚美了這位僧人的學識與詩才。詩中通過「東林共許三乘學」和「南國爭傳五字詩」兩句,展現了僧人在學術和文學上的雙重成就。後兩句則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如「庾樓紅葉墜」和「蕭寺碧雲隨」,營造了一種寧靜而詩意的氛圍。結尾的「秋江莫惜題佳句,正是磷磷見底時」則鼓勵人們在美景面前不要吝惜創作,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