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鄭仁表

· 張蠙
春雷醉別鏡湖邊,官顯才狂正少年。 紅燭滿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蘭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雷:春天的雷聲。
  • 鏡湖:湖名,這裡指湖邊。
  • 官顯:官職顯赫。
  • 才狂:才華橫溢而顯得狂放不羈。
  • :水邊平地。
  • 木蘭船:用木蘭樹制作的船,這裡泛指裝飾華美的船。

繙譯

在春雷轟鳴的季節,我與你醉別於鏡湖之畔,那時你官職顯赫,才華橫溢,正值少年狂放之時。宴會結束,紅燭照亮了水邊平地,歌舞已散,美人迎接著你登上那裝飾華美的木蘭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湖邊別離的場景,通過“春雷”、“鏡湖”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激昂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詩中“官顯才狂正少年”一句,既贊美了鄭仁表的才華與地位,又突出了其年輕時的豪放不羈。後兩句則通過“紅燭滿汀”和“美人迎上木蘭船”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別離時的繁華與淒美,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依依不捨之情。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