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本立歸吳門
九月氣已肅,蟋蟀入牀下。
戺戺南來雁,寂歷江上雨。
傷哉遠歸人,斯時不遑處。
豈惟懷鄉里,塋域久蓁莽。
樵蘇無可禁,奠謁曠時序。
長年抱憂感,鷫鬱將誰語。
茲行遂初志,況復念勤苦。
勾吳不可見,迢迢望煙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戺戺(shì shì):形容雁聲。
- 寂歷:形容寂靜。
- 塋域(yíng yù):墓地。
- 蓁莽(zhēn mǎng):形容雜草叢生。
- 樵蘇:打柴割草。
- 奠謁(diàn yè):祭拜。
- 鷫鬱(sù yù):形容心情鬱悶。
- 勾吳:古地名,指吳地。
翻譯
九月天氣已顯肅殺,蟋蟀躲入牀下。 南來的雁聲戺戺,江上的雨寂靜淒涼。 可憐那遠歸的人,此時無暇安處。 不僅懷念家鄉,墓地也已長滿雜草。 無法禁止打柴割草,祭拜也已久違時序。 長年累月懷抱憂愁,鬱悶的心情無人訴說。 這次行動實現了初願,更何況又念及往日的辛勞。 吳地不可見,遙望那煙霧繚繞的江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九月秋天的淒涼景象,通過蟋蟀、雁聲、江雨等自然元素,烘托出遠歸人的孤獨與憂愁。詩中「塋域久蓁莽」一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也暗含了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與無奈。末句「勾吳不可見,迢迢望煙渚」則深化了詩人的鄉愁與對往昔的追憶,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家鄉的無限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