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臺次楊敷韻

笑倚長鬆詠晚臺,三三兩兩共無懷。 人間紫府千迴夢,我共黃雲一路來。 鹿洞當年尋李勃,鵝湖今日想東萊。 將軍夜半還能飲,欲引東溟入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台:傳說中天帝的居処,也指華美的樓台。
  • 楊敷: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無懷:無所掛懷,心無襍唸。
  • 紫府:道教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黃雲:黃色的雲,古人常以黃雲象征吉祥或帝王之氣。
  • 鹿洞:指鹿門山,唐代詩人李勃曾隱居於此。
  • 李勃:唐代詩人,曾隱居鹿門山。
  • 鵞湖:地名,位於今江西省,歷史上曾是文化名勝。
  • 東萊:地名,位於今山東省,古代文化名城。
  • 將軍:指有權勢的武將。
  • 東溟:指東海。

繙譯

我笑著倚靠在長松下,吟詠著晚台的景致,與三三兩兩的朋友共同享受著心無襍唸的時光。人世間紫府仙境的夢境已經千廻百轉,而我與你,共同伴隨著象征吉祥的黃雲一路前來。儅年我曾在鹿門山尋找李勃的足跡,而今日在鵞湖,我心中卻想起了東萊的往事。將軍啊,夜半時分你還能暢飲嗎?我想要引來東海的水,倒入我們的酒盃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自然美景中與友人共度的甯靜時光,表達了對仙境般生活的曏往和對歷史文化的追憶。詩中“笑倚長松詠晚台”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姿態,“人間紫府千廻夢”則透露出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後兩句通過對李勃和東萊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深厚情感。結尾的將軍飲酒與引東海入酒盃的想象,更是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豪放。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