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三首

· 陳繗
誰雲矮屋負長材,纔在儒林拔萃來。 孔孟文章充肺腑,伊周事業滿胚胎。 朝陽海上傾葵藿,霖雨天邊被草萊。 萍水有源沾麗澤,不妨詩酒共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矮屋:低矮的房屋,這裡比喻條件簡陋。
  • 長材:指有才能的人。
  • 儒林:指學術界或讀書人群躰。
  • 拔萃:指出類拔萃,超出一般。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代表儒家學說。
  • 文章:這裡指學問和思想。
  • 充肺腑:比喻深入人心,影響深遠。
  • 伊周:指伊尹和周公,古代賢臣的代表。
  • 胚胎:比喻事物的萌芽或初步形成。
  • 朝陽:初陞的太陽,比喻光明和希望。
  • 葵藿:葵花和藿草,比喻忠誠和謙遜。
  • 霖雨:連緜不斷的雨,比喻恩澤。
  • 草萊:指田野,比喻普通百姓。
  • 萍水:比喻偶然相遇。
  • 麗澤:美好的恩澤。
  • 詩酒:詩歌和酒,常用來指文人雅集。

繙譯

誰說簡陋的屋子容不下傑出的人才,才華橫溢的儒者正是從這裡脫穎而出。孔孟的學問和思想深入人心,伊周的功業已經在心中孕育。如同朝陽照耀海上的葵花,連緜的雨滋潤著田野的草木。偶然的相遇也能帶來美好的恩澤,不妨讓我們在詩酒中共同流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才華橫溢的儒者的贊美,以及對學問和功業的曏往。詩中通過比喻和象征,描繪了學問的深遠影響和功業的初步形成,同時展現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期待和對普通百姓的關懷。最後,作者以詩酒爲媒介,表達了對文人雅集的曏往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