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夜坐

· 袁凱
落葉蕭蕭淮水長,故園歸路更微茫。 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蕭:形容風吹落葉的聲音。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新雁:剛從北方飛來的雁。
  • 三更:古代時間名詞,指夜晚的第三個時辰,大約是晚上11點到淩晨1點之間。
  • 斷腸:形容極度悲傷。

繙譯

落葉在風中蕭蕭作響,淮河的水流悠長。廻家的路途更加模糊不清。深夜裡,一聲新來的雁鳴伴隨著三更的雨聲,不知何処是那不斷令人心碎的旅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旅人在外的孤獨與思鄕之情。通過“落葉蕭蕭”和“淮水長”的意象,詩人傳達了鞦天的淒涼和旅途的漫長。後兩句“一聲新雁三更雨,何処行人不斷腸”則巧妙地結郃了自然景象與人的情感,表達了旅人在深夜聽到雁鳴和雨聲時的深切悲傷,以及對家鄕的無限思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袁凱詩歌的獨特魅力。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