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檃括(yǐn kuò):指隱括,即隱含、包含。
- 泰氏:古代傳說中的帝王,此處指古代的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 至人:指道德修養達到極高境界的人。
- 德機:指道德的契機或表現。
- 心鏡:比喻心境清明如鏡。
- 不將不迎:指不主動追求也不拒絕,保持中立。
- 渾沌(hún dùn):古代神話中的原始狀態,無序無分。
- 七竅:指人的五官,比喻事物的複雜性。
- 淵流:深遠的思想或學說。
- 三名:可能指三種不同的解釋或理解。
- 南北相遇:比喻不同思想或勢力的交鋒。
- 中央:指核心或中心位置。
- 日驚:每天都在變化或驚動。
翻譯
古代帝王中只有泰氏被稱頌,至高無上的人或許能與我們產生共鳴。道德的契機時而顯現時而隱匿,心境如鏡,既不主動追求也不拒絕。
原始的渾沌狀態始終沒有被賦予七竅,深邃的思想突然有了三種不同的解釋。告訴南北兩方相遇時,不要讓中央的核心每天都在變化中驚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古代帝王泰氏和至人的描述,表達了對道德和心境的理解。詩中「德機時出時入,心鏡不將不迎」描繪了道德的微妙變化和心境的平和中立,體現了道家思想中的自然無爲。後兩句則通過渾沌和淵流的比喻,探討了思想的多重性和複雜性,以及不同思想交鋒時應保持的平衡和穩定。整體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古代哲學思想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