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

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 所思在何許,古之失意儔。 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 頗疑洞庭葉,先飛天地秋。 江楓湛千里,渚竹變雙眸。 春心傷夏日,朱野動炎颼。 浴蘭成我潔,分艾與時求。 一薰雖可畏,百鍊豈能柔。 持此慨慷懷,於今果孰酬。 始怨人胡往,其亦知我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眇眇 (miǎo miǎo):形容眼神迷離,看不清楚。
  • 炎颼 (yán sōu):炎熱的氣息。
  • (xūn):薰香。
  • (liàn):煉製,鍛鍊。

翻譯

這片土地靠近相思之水,增添了古今的愁緒。 我所思念的人在哪裏,古代那些失意的人們。 湘江的娥皇眼神迷離,楚國的臣子怨恨悠悠。 我懷疑洞庭湖的葉子,預示着天地間的秋天即將到來。 江邊的楓葉映照千里,水邊的竹子讓雙眸變換。 夏日裏傷感春天的離去,紅色的原野上吹起炎熱的氣息。 沐浴蘭花以保持我的純潔,分發艾草以滿足時代的需要。 雖然薰香令人敬畏,但百鍊的鋼鐵怎能變得柔軟。 懷着這樣的感慨,至今又有誰能真正迴應。 我開始怨恨人們爲何離去,他們是否也知道我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相思水、湘娥、楚臣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對遠方思念之人的深切掛念和對古代失意人物的共鳴。詩中「頗疑洞庭葉,先飛天地秋」一句,巧妙地以洞庭湖的落葉預示秋天的到來,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後文通過對夏日傷春、浴蘭分艾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純潔與時代的追求,以及對堅韌不屈精神的讚美。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