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廣西省朱郎中熙見寄韻二首

· 袁凱
萬里蒼梧入望長,薇垣新治日馨香。 已知南去無鴞獍,更擬西郊聽鳳凰。 談笑定應多暇日,羈縻況復有成章。 幕中還試鐘王帖,書遍闌干葉上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梧:地名,今廣西一帶。
  • 薇垣:古代官署名,這裏指廣西省的官署。
  • 馨香:芳香,這裏指官署新治理下的美好景象。
  • 鴞獍(xiāo jìng):傳說中的惡鳥,比喻惡人或不良現象。
  • 鳳凰:傳說中的吉祥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羈縻(jī mí):束縛,這裏指公務繁忙。
  • 鐘王帖:指鍾繇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 闌干:欄杆。

翻譯

廣西的蒼梧地區遼闊無垠,遠望去綿延萬里,官署新近治理的地方散發出陣陣芳香。 已經知道南去的地方沒有惡鳥,更打算在西郊聆聽鳳凰的鳴叫。 談笑之間定有許多閒暇時光,公務雖繁忙卻也有所成就。 在幕府中還嘗試着臨摹鍾繇和王羲之的書法,將書法練習遍及欄杆上的霜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廣西蒼梧的遼闊景象和官署新治理的美好氛圍,通過對比「無鴞獍」與「聽鳳凰」,表達了詩人對當地治安和吉祥之兆的欣慰。詩中「談笑定應多暇日」展現了詩人公務之餘的閒適,而「幕中還試鐘王帖」則體現了詩人在公務之餘對文化藝術的追求和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廣西新治理的讚賞和對文化藝術的熱愛。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