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書懷

· 袁凱
滬瀆城邊秋氣高,敔鵝鴻雁各求曹。 不眠更識匡牀穩,欲去還思小几牢。 幾處尺書俱寂寞,百年雙鬢獨蕭騷。 秋江欲渡愁難渡,風雨龍吟長怒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滬瀆:古代地名,今上海一帶。
  • 敔鵝:音yǔ é,古代指一種水鳥,這裏泛指水鳥。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書信的人。
  • 匡牀:穩固的牀。
  • 小几:小桌子。
  • 尺書:書信。
  • 蕭騷:形容頭髮稀疏,這裏指歲月流逝,人已老去。
  • 龍吟:形容風聲或水聲,這裏指風雨聲。

翻譯

在滬瀆城邊,秋天的氣息已經很高了,水鳥和大雁各自尋找它們的羣體。夜不能寐,更加體會到牀的穩固,想要離開卻又擔心小桌子的牢固。幾處的書信都顯得孤寂,百年的歲月中,雙鬢已經稀疏。想要渡過秋江卻愁緒難解,風雨中龍吟般的聲音伴隨着洶涌的波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天的江邊景象,通過水鳥和大雁的各自尋找羣體,表達了詩人對孤獨和離別的感慨。詩中「不眠更識匡牀穩,欲去還思小几牢」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末句「風雨龍吟長怒濤」以風雨和波濤的激烈,象徵了詩人內心的激盪和無法平息的愁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