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中曲

楓葉蕭蕭峽氣寒,漁舟多在洑流安。 酒醒向月吹蘆笛,驚起鸕鶿過別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峽中曲:詩名,意指在峽谷中創作的歌曲或詩篇。
  • 楓葉蕭蕭:楓葉在風中沙沙作響。蕭蕭,形容風吹落葉的聲音。
  • 峽氣寒:峽谷中的空氣顯得寒冷。
  • 洑流:迴旋的水流。洑(fú),迴旋的水流。
  • 蘆笛:用蘆葦製成的笛子。
  • 鸕鶿:一種水鳥,常被漁民訓練用來捕魚。鸕鶿(lú cí)。

翻譯

楓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峽谷中的空氣顯得寒冷,漁船多停靠在迴旋的水流中安穩。 酒醒後,對着月光吹起蘆笛,那聲音驚起了正在捕魚的鸕鶿,它們飛過另一片沙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峽谷秋夜的寧靜景象。楓葉的蕭蕭聲和峽氣的寒意,共同營造出一種深秋的寂寥氛圍。漁船在洑流中安穩停泊,顯得格外寧靜。後兩句通過酒醒後吹蘆笛的情景,以及鸕鶿被驚起的動態描寫,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感,同時也反映了漁民生活的恬淡與自然界的和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