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中曲

白地狂風倒峽吹,奔濤折木影交馳。 飄零一夜孤舟客,不聽猿聲亦淚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地:平白無故地。
  • 狂風:猛烈的風。
  • 倒峽:形容風勢猛烈,如同山峽倒塌。
  • 奔濤:洶涌的波濤。
  • 折木:被風吹斷的樹木。
  • 影交馳:影子交錯移動,形容景象混亂。
  • 飄零:漂泊無依。
  • 孤舟客:獨自乘舟的旅人。
  • 猿聲:猿猴的叫聲,常用來形容淒涼的氛圍。
  • 淚垂:眼淚流下。

翻譯

平白無故地,狂風猛烈地吹過山峽,彷彿要將山峽吹倒,洶涌的波濤和被風吹斷的樹木影子交錯移動。在這樣的夜晚,一位獨自乘舟的旅人漂泊無依,即使沒有聽到猿猴淒涼的叫聲,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狂風暴雨中的峽江景象,通過「白地狂風倒峽吹」和「奔濤折木影交馳」的生動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旅人孤獨無助的境遇。後兩句「飄零一夜孤舟客,不聽猿聲亦淚垂」則深刻表達了旅人在惡劣環境中的孤獨與悲傷,即使沒有猿聲的淒涼,內心的哀愁也足以讓人淚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陳紹文對自然與人生深刻感悟的藝術才華。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