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羅浮阻風宿大唐田家

舍舟投草屋,質樸有唐風。 禾黍寒原外,牛羊深巷中。 提壺孤市遠,更燭幾宵同。 明逐黃龍去,仙源不可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舍舟:離開船隻。
  • :前往,投宿。
  • 草屋:用草搭建的簡陋房屋。
  • 質樸:樸素無華,簡單純樸。
  • 唐風:唐代的風俗習慣。
  • 禾黍:泛指農作物。
  • 寒原:寒冷的平原。
  • 牛羊:家畜。
  • 深巷:深遠的巷子。
  • 提壺:攜帶酒壺。
  • 孤市:孤立的市集。
  • 更燭:更換蠟燭。
  • 幾宵同:幾個晚上都一樣。
  • 黃龍:此處可能指羅浮山的黃龍洞,也可能是泛指神話中的黃龍。
  • 仙源: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美好的地方。
  • 不可窮:無法窮盡,指其深遠或神祕。

翻譯

離開船隻,投宿在草屋中,這裏的簡樸生活帶有唐代的風格。 在寒冷的平原外是農作物,深遠的巷子裏有牛羊。 攜帶酒壺,因爲孤立的市集很遠,更換蠟燭,幾個晚上都如此。 明天將追隨黃龍而去,那仙境般的源頭深不可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羅浮山附近因風阻而投宿農家時的所見所感。詩中,「舍舟投草屋」展現了詩人從舟中上岸,投宿於簡樸的農家,這裏的「草屋」和「唐風」共同營造了一種古樸的氛圍。後文通過對「禾黍」、「牛羊」的描寫,進一步以田園風光來體現農家的寧靜與自足。詩的結尾提到「明逐黃龍去,仙源不可窮」,表達了對未來旅程的期待和對神祕仙境的嚮往,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和深遠意境。整體上,這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嚮往自然的情感。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