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飛伯勞歌

寒烏夜啼雉朝飛,洛娥巫妾乍相依。 誰家傾城出朱戶,搖璫曳帶香風度。 珠綴瓊窗碧霧濃,緗帷綺帳隱芙蓉。 女兒年幾十六七,豔舞嬌歌映春日。 花枝欲動彩雲飄,空留可憐待誰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伯勞:一種鳥,又名鵙或鴂,額部和頭部的兩旁黑色,頸部藍灰色,背部棕紅色,有黑色波狀橫紋。
  • 洛娥:指洛水女神洛神,即宓妃。
  • 巫妾:指巫山神女。
  • 傾城:形容女子美貌絕倫,能使全城乃至全國的人都爲之傾倒。
  • :古代婦女戴在耳垂上的裝飾品。
  • 曳帶:拖着衣帶。
  • 瓊窗:華美的窗戶。
  • 緗帷:淺黃色的帳幕。
  • 綺帳:華麗的帳子。
  • 芙蓉:荷花,這裏比喻美麗的女子。
  • 花枝欲動:形容女子舞姿輕盈,如花枝輕顫。
  • 彩雲飄:比喻女子舞動時衣袂飄飄,如彩雲飛舞。
  • 空留可憐:形容女子孤獨無依,令人憐惜。

翻譯

寒烏在夜晚啼鳴,雉鳥在早晨飛翔,洛水女神與巫山神女偶然相依。誰家的美女從硃紅門戶中走出,搖曳着耳飾和衣帶,香風隨之飄散。華美的窗戶被碧綠的霧氣籠罩,淺黃色的帳幕和華麗的帳子中隱約可見美麗的女子。女兒年紀約十六七歲,她的豔舞和嬌歌在春日裏格外動人。她的舞姿輕盈如花枝輕顫,衣袂飄飄如彩雲飛舞,只留下令人憐惜的孤獨等待着誰來召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美麗女子的形象,通過寒烏、雉鳥、洛娥、巫妾等意象的烘托,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優雅的氛圍。詩中「傾城出朱戶」一句,既展現了女子的絕世容顏,又暗示了她的高貴出身。後文通過「瓊窗」、「緗帷」、「綺帳」等華麗的描繪,進一步以景襯人,突出了女子的美麗與孤獨。結尾的「空留可憐待誰招」則表達了女子內心的孤寂與期待,使整首詩的情感更加深沉動人。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