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州煙霞洞

· 陳圭
海上三山知有無,壯遊聊訪此仙都。 眼窮扶木疑萍梗,身入松蘿意畫圖。 石室煙消丹竈冷,洞門雲鎖鶴田蕪。 東風未盡登臨興,山下斜陽鳥亂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寧海州:地名,位於今山東省煙臺市。
  • 煙霞洞:洞名,位於寧海州,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三山: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扶木:神話中的樹名,傳說太陽由此升起。
  • 萍梗:浮萍和斷梗隨風飄蕩,比喻行蹤無定。
  • 松蘿:一種地衣類植物,常懸掛在高山針葉林的枝幹間。
  • 石室:指煙霞洞內的石洞。
  • 丹竈:煉丹的爐竈,這裏指仙人煉丹的地方。
  • 鶴田:傳說中仙人養鶴的田地。

翻譯

海上傳說中的三座仙山是否真的存在,我姑且來此仙境一遊探訪。 眼望扶木,彷彿自己就像浮萍和斷梗一樣隨風飄蕩,身入松蘿之間,心意如同置身畫中。 石洞內煙霧已散,煉丹的爐竈也已冷卻,洞門雲霧繚繞,仙人養鶴的田地已經荒蕪。 東風還未盡我的登山興致,山下斜陽中鳥兒亂叫,彷彿在呼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遊歷寧海州煙霞洞的所見所感。詩中,「海上三山知有無」一句,既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又透露出對仙境真實性的懷疑。後文通過對扶木、松蘿、石室、丹竈等意象的描繪,構建了一個幽深神祕的仙境景象。尾聯以「東風未盡登臨興,山下斜陽鳥亂呼」作結,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留戀,又增添了詩作的悠遠意境。

陳圭

明浙江黃岩人,字錫玄。洪武初,父陳叔弘有罪當死,自願請代,帝欲赦之。刑部尚書開濟謂不宜屈法以開僥倖之路。遂聽其代死,而戍其父雲南。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