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邏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虛構或指代某個隱祕的山峯。
- 時復:時常,不時。
- 賣藥:指道士或隱士以賣藥爲名,實則傳播道教思想或修行之道。
- 石潭:岩石間的深水池。
- 薄晚:傍晚,日落時分。
- 龍鬥:傳說中龍之間的爭鬥。
- 溼雲:溼潤的雲霧。
翻譯
道人寄信給我,說他住在紫邏山, 時常以賣藥之名來到人間。 傍晚時分,石潭中有龍爭鬥, 滿谷的溼潤雲霧,讓人找不到歸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居山中的道人,他時而來到人間賣藥,實則是在傳播道教思想。詩中「紫邏山」與「賣藥」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隱逸形象。傍晚時分,石潭中龍斗的景象,以及滿谷的溼雲,增添了神祕與超自然的色彩,表達了道人遠離塵囂、追求仙境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張翥對道教仙境的嚮往與想象。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前出軍五首 》 —— [ 元 ] 張翥
- 《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請賦 》 —— [ 元 ] 張翥
- 《 題郝内翰書所作夢觀瓊花賦後 》 —— [ 元 ] 張翥
- 《 讀瀛海喜其絕句清遠因口號數詩示九成皆寔意也 》 —— [ 元 ] 張翥
- 《 食粥 》 —— [ 元 ] 張翥
- 《 辱井欄 》 —— [ 元 ] 張翥
- 《 蛻庵歲晏百憂薰心排遣以詩乃作五首 》 —— [ 元 ] 張翥
- 《 張師夔爲郭子靜作終南山色因題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