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樓爲豫章傅道士題

· 張翥
羽客棲玄紫極宮,樓居三景自玲瓏。 遊雲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簾高時捲上江風。 如何宴坐忘機者,千劫塵緣一息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羽客:指道士,因其修煉仙術,如羽化登仙。
  • 棲玄:居住在深奧的道觀中。
  • 紫極宮:道教的宮觀名,象徵着高深的道教修行場所。
  • 樓居:居住在樓上。
  • 三景:指日、月、星,這裏指樓上的景色。
  • 玲瓏:精巧細緻,這裏形容樓閣的結構精巧。
  • 遊雲:飄動的雲。
  • 洪荒世:指遠古時代,混沌未開的狀態。
  • 探道:探索道教的深奧道理。
  • 恍惚:模糊不清,難以捉摸。
  • 南浦月:南方的水邊升起的月亮。
  • 上江風:江上的風。
  • 宴坐:安坐,靜坐。
  • 忘機者:指忘卻世俗機巧,心境寧靜的人。
  • 千劫塵緣:無數的塵世因緣。
  • 一息空:一瞬間的空靈,指心境的極度寧靜。

翻譯

道士居住在深奧的紫極宮中,樓閣高聳,景色自是精巧細緻。飄動的雲彷彿來自遠古的洪荒時代,探索道教的深奧道理,卻感覺模糊不清。夜晚,南方的水邊升起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窗戶;白天,江上的風吹過高高的簾幕。那些靜坐忘卻世俗機巧的人,他們的塵世因緣在一瞬間變得空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道士在紫極宮中的生活和心境。通過「羽客棲玄」、「樓居三景」等詞句,展現了道士超脫塵世的居住環境和精巧的樓閣結構。詩中「遊雲宛在洪荒世」和「探道元居恍惚中」表達了道士對道教深奧道理的探索和對遠古時代的遐想。結尾的「宴坐忘機者,千劫塵緣一息空」則深刻描繪了道士心境的寧靜與超脫,體現了道教追求心靈淨化和超脫塵世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嚮往。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