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

巳著戎衣十載過,江南未了鬢先皤。 前生應欠路途債,今世故教離別多。 功業千年須好在,榮華一笑待如何。 幾時得遂歸歟志,高詠淵明歲暮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ì):已經。
  • 戎衣:軍裝,指軍人的服裝。
  • 十載:十年。
  • (pó):形容頭髮白。
  • 前生:前世。
  • 應欠:應該欠下。
  • 路途債:比喻因旅途或離別而產生的債務,這裏指因離別而感到的遺憾或債務。
  • 今世:今生。
  • 故教:故意讓。
  • 離別多:多次離別。
  • 功業:功績和事業。
  • 須好在:應該保持良好。
  • 榮華:榮耀和富貴。
  • 一笑待如何:一笑置之,表示對榮華富貴的淡漠態度。
  • 歸歟志:歸隱的志向。
  •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以歸隱田園著稱。
  • 歲暮歌: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有「歲暮歸南山」的詩句,這裏指歸隱的詩歌。

翻譯

已經穿上軍裝十年了,江南的風景還未盡賞,雙鬢卻已斑白。 或許前生我欠下了旅途的債,今生才故意讓我經歷這麼多的離別。 千年的功業應該保持良好,對於一時的榮華富貴,我只是一笑置之。 何時才能實現我歸隱的志向,高聲吟詠陶淵明那樣的歲暮歸隱之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長期軍旅生涯的感慨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巳著戎衣十載過」一句,既表明了詩人長期的軍旅經歷,也暗含了對這種生活的厭倦。「江南未了鬢先皤」則進一步以江南美景和年華老去作對比,抒發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的哀愁。後兩句通過對前生今世的想象,表達了對離別和旅途的無奈。最後兩句則直接抒發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和對歸隱生活的渴望,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高潔情懷。

張弘範

元易州定興人,字仲疇。張柔第九子。善馬槊,能歌詩。世祖中統初,授御用局總管。三年,改行軍總管,從徵濟南李璮。至元初,授順天路管民總管,調大名。六年,以益都淄萊等路行軍萬戶領益都兵,從攻宋襄陽。十一年,從伯顏攻宋,以戰功賜名拔都。十五年,授蒙古漢軍都元帥,南下閩廣,擒宋丞相文天祥於五坡嶺。次年,破張世傑於厓山,消滅南宋殘餘勢力,勒石紀功而還。旋卒。有《淮陽集》。 ► 150篇诗文

張弘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