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日郊外

久厭官居苦,幽尋到澗阿。 鶴知鬆歲月,鷗狎海風波。 野迥塔孤立,嶺高雲半過。 菟裘良未暇,聊此慰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休日:休息日。
  • 郊外:城市周邊的野外。
  • 官居:官員的居所。
  • 幽尋:幽靜地尋找。
  • 澗阿:山澗的彎曲處。
  • 鶴知鬆歲月:鶴象徵長壽,松樹也象徵長壽,這裏指鶴與松樹相伴,共同見證歲月的流逝。
  • 鷗狎海風波:鷗鳥親近海上的風浪,形容鷗鳥自由自在,不畏風浪。
  • 野迥:野外空曠。
  • 塔孤立:塔獨自矗立。
  • 嶺高雲半過:山嶺高聳,雲霧半遮半掩地飄過。
  • 菟裘:古代的一種皮衣,這裏指隱居生活。
  • 良未暇:確實沒有時間。
  • 聊此慰蹉跎:姑且以此來安慰自己虛度的時光。

翻譯

在休息日,我厭倦了官員居所的苦悶,便幽靜地尋找到了山澗的彎曲處。 鶴與松樹相伴,共同見證歲月的流逝,鷗鳥親近海上的風浪,自由自在。 野外空曠,塔獨自矗立,山嶺高聳,雲霧半遮半掩地飄過。 隱居生活確實沒有時間去享受,姑且以此來安慰自己虛度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休息日逃離官場,尋找自然之美的情景。通過「鶴知鬆歲月,鷗狎海風波」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詩中的「野迥塔孤立,嶺高雲半過」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對高遠理想的追求。最後,詩人以「菟裘良未暇,聊此慰蹉跎」作結,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深刻感悟。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