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中訪項可立不遇

· 張翥
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繞長鬆一澗分。 潭影青移行處岫,嵐光白散望中雲。 猿公吟樹應思侶,鹿女銜花不亂羣。 常羨山僧專勝概,水聲林下百無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竺山: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是著名的佛教聖地。
  • 葛洪川:指流經天竺山的一條河流,葛洪是東晉時期的著名道士、煉丹家。
  • 澗分:指山澗的分叉。
  • (xiù):山洞或山峯。
  • 嵐光:山中的霧氣。
  • 猿公:指猿猴。
  • 鹿女:指鹿。
  • 勝概:美景。

翻譯

在葛洪川畔,有一座歷經千年的古寺,道路沿着長鬆環繞,中間有一條山澗分隔。潭水的倒影隨着行走的山路而移動,山洞的影子也隨之變化;山中的霧氣在望中散開,如同白雲一般。猿猴在樹上吟唱,似乎在尋找伴侶;鹿兒銜着花,不會擾亂羣體。我常常羨慕山中的僧人能專心欣賞這樣的美景,水聲和林間的聲音百聽不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天竺山中的靜謐景象,通過「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繞長鬆一澗分」等句,展現了古寺的悠久歷史和山路的幽靜。詩中「潭影青移行處岫,嵐光白散望中雲」巧妙運用倒影和霧氣,增添了神祕感。後兩句通過猿猴和鹿的描繪,傳達了山中的生機與和諧。結尾表達了對山僧生活的嚮往,體現了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欣賞。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