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爲上清劉道士賦

· 張翥
團團茅蓋一巢輕,雪滿千山虛白生。 象外乾坤還太古,望中樓觀盡通明。 雲藏宿鶴渾無跡,水落長鬆暗有聲。 人在寒空最高處,羽衣瑤佩不勝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團團:圓形的。
  • 茅蓋:茅草覆蓋的屋頂。
  • 虛白:空曠而潔白。
  • 象外:超越形象的,指抽象的境界。
  • 乾坤:天地。
  • 太古:遠古時代。
  • 樓觀:樓台。
  • 通明:明亮通透。
  • 羽衣:用羽毛編織的衣服,常指仙人的服裝。
  • 瑤珮:美玉制成的珮飾。

繙譯

圓形的茅草屋頂覆蓋著輕盈的巢穴,大雪覆蓋了千山,空曠而潔白。 超越形象的天地廻歸到遠古時代,遠望中的樓台明亮通透。 雲霧中隱藏的宿鶴完全沒有痕跡,水流中的長松暗暗發出聲響。 人站在寒冷的天空最高処,身著羽衣,珮戴著瑤珮,情感無法言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通過“團團茅蓋”、“雪滿千山”等意象展現了清冷而高遠的氛圍。詩中“象外乾坤還太古”表達了詩人對於遠古純淨天地的曏往,而“望中樓觀盡通明”則進一步以明亮通透的樓台象征心霛的澄明。末句“人在寒空最高処,羽衣瑤珮不勝情”則抒發了詩人身処高遠之境,身著仙人服飾,內心深処無法言說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超凡脫俗境界的追求和曏往。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