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劉復初隱居四詠耕田

· 張翥
漾漾清波浮紫鱗,一筇閒倚樹邊身。 我疑濠上漆園老,誰識江頭漁丈人。 細草留連還可藉,野鷗來往自相親。 此中正得悠然樂,何用扁舟把釣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漾漾:水波搖動的樣子。
  • 紫鱗:指魚。
  • (qióng):一種竹子,這裡指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濠上漆園老:指莊子,他曾在濠水邊和漆園爲官。
  • 江頭漁丈人:指漁父,這裡比喻隱士。
  • :依靠。
  • 扁舟:小船。
  • 釣綸:釣魚的線。

繙譯

清澈的水波中遊動著紫色的魚兒,我悠閑地倚著樹,手持竹杖。 我倣彿看到了濠水邊的莊子,又有誰能理解江邊那位漁父的境界呢? 細草叢生,可以依靠,野鷗飛來飛去,自然親近。 在這裡,我正享受著悠然自得的樂趣,何必還要駕著小船去垂釣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田園隱居的甯靜畫麪,通過“漾漾清波”、“紫鱗”、“細草”、“野鷗”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濠上漆園老”與“江頭漁丈人”的比喻,巧妙地將自己與莊子、漁父相比,展現了詩人超然物外、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最後兩句“此中正得悠然樂,何用扁舟把釣綸”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世俗紛擾的淡漠。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