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犀山:指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凝翠:形容山色蒼翠,凝結如翠玉。
- 上清:道教中的一個派別,指上清道士。
- 劉伯達:人名,可能是詩中的道士。
- 寂寞濱:指偏僻冷清的河邊。
- 千巖:指衆多的山峯。
- 濃翠:深綠的顏色。
- 溼無塵:形容空氣溼潤,沒有塵埃。
- 築臺:建造高臺。
- 臨風雨:面對風雨。
- 驅石:驅使石頭,指道士的法力。
- 中宵:半夜。
- 使鬼神:驅使鬼神,形容道士法力高強。
- 潭上:水潭之上。
- 魚聽瑟:魚兒聽音樂,瑟是一種古代樂器。
- 花間:花叢中。
- 春醉:春天裏陶醉。
- 鳥銜巾:鳥兒銜着布巾,形容景象生動。
- 山靈:山中的神靈。
- 藏真境:隱藏真正的境界。
- 雲棲:雲中棲息,指隱居。
- 學道人:學習道法的人。
翻譯
在仙館深處,寂寞地坐落在河邊,四周是千巖萬壑,綠意盎然,溼潤而沒有塵埃。 一日之內,築起高臺,面對風雨,半夜驅使石頭,彷彿能驅使鬼神。 水潭之上,魚兒在聽瑟樂,花叢中,春天裏陶醉,鳥兒銜着布巾。 山中的神靈並非隱藏真正的境界,而是留待那些雲中棲息、學習道法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上清道士在犀山深處的仙館生活,通過「千巖濃翠溼無塵」等句,展現了山中的清幽與道士的超凡脫俗。詩中「築臺一日臨風雨,驅石中宵使鬼神」等句,體現了道士的法力與神祕。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道士隱居生活的嚮往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