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自代過晉嶺客中感興

· 張翥
雁行初自雁門來,遠度平沙陣勢開。 光祿塞空霜氣冽,受降城廢水聲哀。 烏孫公主歌難和,猿臂將軍射未回。 今日客中腸易斷,不須更上最高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雁門: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
  • 光祿塞:古代邊塞名,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
  • (liè):寒冷。
  • 受降城:古代邊防城堡,位於今內矇古自治區。
  • 烏孫公主:漢代和親的公主,嫁給了烏孫王。
  • 猿臂將軍:指漢代名將李廣,因其臂長如猿,故稱。

繙譯

雁群初次從雁門飛來,遠遠地飛過平沙,展開了整齊的隊形。 光祿塞上的霜氣寒冷刺骨,受降城已廢棄,水聲哀怨。 烏孫公主的歌聲難以和鳴,猿臂將軍的箭還未射廻。 如今作爲旅人,我的心情容易斷腸,不需要再登上最高的樓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雁群南飛、邊塞荒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戰亂和離別的深切感慨。詩中“雁行初自雁門來”一句,既描繪了雁群的遷徙,也隱喻了詩人的漂泊。後文通過對光祿塞和受降城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邊塞的荒涼和哀愁氛圍。烏孫公主和猿臂將軍的典故,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同時也映射出詩人對英雄時代的懷唸和對現實無奈的感慨。結尾的“今日客中腸易斷,不須更上最高台”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深切的思鄕之情和無法言說的哀愁。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