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月:明亮的月亮。
- 團團:圓滾滾的樣子。
- 兔腹:古代傳說月亮中有玉兔,此處用以形容月亮的圓潤。
- 黑雲片片:形容雲朵稀疏,片片分散。
- 魚鱗:形容雲朵的形狀像魚鱗一樣。
- 鬢毛:指頭髮,特指鬢角的頭髮。
- 詩思:作詩的思路和情感。
-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此處可能指秋天的景象,也可能比喻詩思的清新。
- 樂飲:愉快地飲酒。
- 達曙:直到天亮。
- 舉杯相屬:舉起酒杯相互敬酒。
- 恰三人:正好三個人。
翻譯
西風吹散了馬蹄揚起的塵土,涼爽的夜晚在中庭暫時解下頭巾。明亮的月亮圓滾滾地掛在天空,就像從玉兔的腹中升起;稀疏的雲朵片片分散,形狀像魚鱗一樣。我的頭髮已經老去,如同黃葉一般;秋天的詩思充滿了清新,就像水中的白蘋。我們愉快地飲酒,要一直喝到天亮,舉起酒杯相互敬酒,正好是三個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箇中秋夜晚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詩中「華月團團生兔腹」和「黑雲片片散魚鱗」以生動的比喻描繪了月夜的美景,而「鬢毛老去如黃葉」則抒發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感慨。最後兩句「樂飲與君須達曙,舉杯相屬恰三人」則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詩歌創作的珍視,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詩歌的執着追求。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九月二日揭曉僕以朔旦始得閒覆成二詩錄奉泰甫侍郎思齊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諸寮友 》 —— [ 元 ] 張翥
- 《 鑑堂上人招餘遊慧山行舟不成往因寄 》 —— [ 元 ] 張翥
- 《 寄觀志能照磨 》 —— [ 元 ] 張翥
- 《 太古樓爲豫章傅道士題 》 —— [ 元 ] 張翥
- 《 送鄭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朶儒學教授四首其三 》 —— [ 元 ] 張翥
- 《 衡山福嚴寺二十三題爲梓上人賦般若寺 》 —— [ 元 ] 張翥
- 《 犀山凝翠臺爲上清道士劉伯達題 》 —— [ 元 ] 張翥
- 《 鷓鴣天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