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雲門僧若邪溪兼題其松風閣二首

· 張翥
聞道邪溪叟,高年出寺遲。 眉毫長几許,布衲破多時。 掛錫鶴移樹,翻經花滿池。 相望一江水,歲晚赴幽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寄給。
  • 雲門僧:雲門山的僧人。
  • 若邪溪:地名,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
  • 兼題:同時題詩。
  • 松風閣:建築物名,可能是僧人居住或修行的地方。
  • 聞道:聽說。
  • 邪溪叟:指住在若邪溪的老僧。
  • 高年:年紀很大。
  • 出寺遲:離開寺廟的時間很晚。
  • 眉毫:眉毛。
  • 幾許:多少。
  • 布衲:僧衣。
  • 掛錫:僧人掛起錫杖,指停留或居住。
  • 翻經:翻閱佛經。
  • 歲晚:年末。
  • 幽期:幽靜的約定或會面。

翻譯

聽說若邪溪的老僧,年事已高,離開寺廟總是很晚。 他的眉毛長了幾許,僧衣已經破舊多時。 他掛起錫杖,鶴兒在樹旁移動,翻閱佛經時,花兒開滿了池塘。 我們相隔一江水,年末時將赴那幽靜的約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高年僧人的生活情景,通過對其日常行爲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僧人的清修生活和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詩中「眉毫長几許,布衲破多時」形象地描繪了僧人的形象,而「掛錫鶴移樹,翻經花滿池」則生動地表現了僧人與自然的親近。結尾的「相望一江水,歲晚赴幽期」則透露出詩人對與僧人相會的期待,以及對幽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僧人生活的敬仰和對幽靜生活的渴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