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達摩像班惟志筆

· 張翥
佛法無多子,西山雪柱天。 應尋蔥嶺去,方解少林禪。 鞮屨露雙腳,罽衣披半肩。 虛空本無住,須借影中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鞮屨(dī jù):古代的一種鞋。
  • 罽衣(jì yī):用毛做成的氈子一類的東西。
  • 虛空: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本質是空無所有的。

翻譯

佛法其實並不複雜,西山的雪像柱子一樣支撐着天空。 應該去尋找蔥嶺的方向,才能理解少林寺的禪意。 穿着露出雙腳的鞮屨,披着半肩的罽衣。 宇宙本無固定的住所,只能通過影像來傳達。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理解和對禪宗的嚮往。詩中「西山雪柱天」描繪了一幅壯闊的自然景象,象徵着佛法的博大精深。後兩句則通過具體的服飾描寫,展現了修行者超脫世俗的形象。最後兩句強調了宇宙的虛無和禪宗的傳播方式,體現了詩人對禪宗哲理的深刻領悟。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