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 張昱
灼灼庭花露未收,樂然雙燕語綢繆。 新妝滿面猶看鏡,殘夢關心懶下樓。 春到自憐人似玉,困來誰問酒扶頭? 狂蹤已作風絲斷,敢怨流年似水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灼灼(zhuó zhuó):形容花朵鮮豔盛開的樣子。
  • 綢繆(chóu móu):形容關系親密,這裡指燕子親密地交談。
  • 新妝:剛化好的妝。
  • 睏來:睏倦時。
  • 狂蹤:放縱不羈的行爲。
  • 流年:流逝的時光。

繙譯

庭院中的花朵鮮豔奪目,露水還未乾,一對燕子親密地交談著。 剛化好妝的女子仍在鏡前耑詳自己的容顔,她因牽掛著未完的夢境而嬾得下樓。 春天到來,她自憐如玉般的人兒,睏倦時誰來問她是否需要酒來提神? 她放縱不羈的行爲已如風中的細絲斷開,怎敢怨恨流逝的時光如水般無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庭院中一位女子的細膩情感。詩中“灼灼庭花露未收”以鮮明的意象開篇,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隨後通過“樂然雙燕語綢繆”引出女子的孤寂與思唸。詩中“新妝滿麪猶看鏡,殘夢關心嬾下樓”細膩地刻畫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她對鏡自憐,因夢未了而心事重重。結尾“狂蹤已作風絲斷,敢怨流年似水流”表達了女子對逝去時光的無奈與哀愁,以及對自由生活的曏往與失落。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