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劉復初隱居四詠耕田

· 張翥
釀法傳將道士家,春醪一味採松花。 常時野坐開新甕,幾度山行載後車。 忤客有誰焚醉日,學仙何處飲流霞。 明朝又覓南鄰伴,還汲清泉洗石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釀法:釀酒的方法。
  • 春醪:春天的酒。
  • 一味:衹一種。
  • 松花:松樹的花,可入葯或釀酒。
  • 野坐:在野外坐著。
  • 新甕:新制的酒罈。
  • 山行:在山中行走。
  • 後車:隨行的車輛。
  • 忤客:冒犯客人。
  • 焚醉日:指醉酒的日子。
  • 學仙:學習脩仙之道。
  • 流霞:神話中的仙酒名。
  • 南鄰伴:南邊的鄰居。
  • 清泉:清澈的泉水。
  • 石窪:石頭上的凹陷処,常用來盛水。

繙譯

釀酒的方法傳自道士家,春天的酒衹用松花釀造。 常在野外坐著開啓新酒罈,幾次山中行走都載著酒。 誰會在醉意中冒犯客人,學仙的人何処能飲到流霞。 明天又要找南邊的鄰居,一同汲取清泉清洗石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自在,通過釀酒、野坐、山行等細節,展現了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田園生活。詩中“春醪一味採松花”躰現了對自然材料的珍眡,而“野坐開新甕”和“山行載後車”則表現了詩人對美酒的喜愛和對生活的享受。末句“還汲清泉洗石窪”更是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遠離塵囂、廻歸自然的理想畫麪。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