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交道衰微數百年,死亡誰肯與周全。 如何當日陳蕃榻,止爲南州孺子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交道:指人際交往之道。
  • 衰微:衰落,衰敗。
  • 周全:照顧到各個方面,使之無漏洞。
  • 陳蕃榻:陳蕃是東漢時期的名臣,榻指牀,這裏指陳蕃的牀榻,象徵其待客之道。
  • 南州孺子:指南州(今江西南昌)的少年才子徐稚,字孺子。

翻譯

人際交往之道已經衰敗數百年, 面臨死亡時,誰還願意互相照顧周全? 爲何當初陳蕃的牀榻, 僅僅是爲了南州的少年才子徐稚而懸掛?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名臣陳蕃待客之道的回憶,對比了當時社會人際關係的冷漠與衰敗。詩中「交道衰微數百年」一句,直接指出了社會風氣的惡化,而「死亡誰肯與周全」則進一步揭示了人們在危難時刻的自私與冷漠。後兩句則通過陳蕃與徐稚的故事,表達了對古時重情重義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批判。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