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萬竹堂

芙蓉城中開紫府,華蓋飛飛翠娥舞。仙人宴坐碧雲堂,朝發蓬瀛暮玄圃。 昔將簫管御風吹,散落人間鳳凰羽。冰夷夜失珊瑚枝,白日滄江啼黑雨。 龍賓十二行玉驄,青士三十射金虎。我欲從之遊,脫冠掛神武。 來彼雙飆輪,攀天叩天戶。願持萬丈竿,爲天掃塵土。 亭亭此君節,何由獻明主。紛紛鷹犬人,徒費銀黃系三組。 君不見古之仙,千歲一歸華表柱,下視世人何足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芙蓉城:傳說中的仙境。
  • 紫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 華蓋:古代帝王車上的傘蓋,這裏指仙人的儀仗。
  • 翠娥:仙女。
  • 宴坐:安坐。
  • 碧雲堂:仙人居住的宮殿。
  • 蓬瀛: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 玄圃:神話中的地名,仙人居住的地方。
  • 簫管:樂器,這裏指仙樂。
  • 御風:乘風。
  • 冰夷:水神。
  • 珊瑚枝:珍貴的寶物。
  • 滄江:泛指江河。
  • 黑雨:神話中的雨。
  • 龍賓:傳說中的龍王。
  • 玉驄:白馬。
  • 青士:年輕的士人。
  • 射金虎:比喻英勇的行爲。
  • 神武:皇帝的宮殿。
  • 雙飆輪:雙輪飛車。
  • 天戶:天門。
  • 亭亭:挺拔的樣子。
  • 此君節:指高潔的節操。
  • 明主:賢明的君主。
  • 鷹犬人:指追逐權勢的人。
  • 銀黃:指金銀財寶。
  • 三組:指官職。
  • 華表柱: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翻譯

在芙蓉城中的紫府裏,華蓋飛揚,仙女們翩翩起舞。仙人們安坐在碧雲堂中,早晨從蓬萊出發,傍晚就到了玄圃。

昔日曾用簫管乘風而行,散落在人間的鳳凰羽毛。水神夜失了珊瑚枝,白日裏江河上滄江啼鳴,落下黑雨。

龍王有十二匹行玉驄,年輕的士人三十次射中金虎。我想要跟隨他們,脫下官帽掛在神武門上。

乘坐雙輪飛車,攀登天際,敲響天門。願意手持萬丈長的竿子,爲天清掃塵土。

挺拔的節操,如何能獻給賢明的君主。那些追逐權勢的人,徒勞地被金銀財寶和官職束縛。

你沒看見古代的仙人,千年一歸,站在華表柱下,俯視世人,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通過對仙人生活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高潔理想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象徵手法,如「芙蓉城」、「紫府」、「華蓋」等,構建了一個神祕而遙遠的仙境。同時,通過對「鷹犬人」和「銀黃系三組」的批判,詩人表達了對世俗權勢和物質誘惑的鄙視。最後,詩人以古代仙人的形象,暗示了對超越塵世的永恆價值的追求。

張天英

元溫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號石渠居士。酷志讀書,穿貫經史。徵爲國子助教。性剛嚴,不好趨謁,再調不就。工詩,尤善古樂府。有《石渠居士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