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伯良韻代蕩子婦作

美人如花隔秋水,翠發新蟠鳳凰尾。年年花底醉秦宮,不是盈盈花上鬼。 舞衫血色迎風揮,南風北風吹折枝。誰憐蕩子婦,含矉坐荊扉。 夜夜望明月,睡時山月低。男兒未富貴,徒勞歌扊扅。 君心叩月不自見,願照若蘭錦中詩。妾身如蠶不食葉,自然吐出五色絲。 字字結同心,無人爲持去。夜夢化爲娥,尋君不識處。 隨雲飛遍十二峯,夢迴日出滄江東。中使傳書呼塞鴻,少年仙客成老翁。 請君歸,勸君酒。酒如泉,杓如鬥,庭中桂樹青鸞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pán):盤曲,環繞。
  • 盈盈: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pín):皺眉。
  • 扊扅 (yǎn yí):古代門閂。
  • 若蘭:指女子美好的名字。
  • 錦中詩:指繡在錦緞上的詩。
  • 五色絲:五彩的絲線,比喻美好的事物。
  • 結同心:心心相印。
  • :指嫦娥,月宮中的仙女。
  • 十二峯:指巫山十二峯,常用來象徵愛情。
  • 滄江:泛指江河。
  • 塞鴻:邊塞的鴻雁,常用來傳遞書信。
  • (sháo):古代舀酒的器具。

翻譯

美人如花,卻隔着秋水,她的翠發如新盤的鳳凰尾。每年花下都醉倒在秦宮,那不是盈盈花上的鬼魂。 舞衫上血色迎風飄揚,南風北風吹折了枝條。誰憐憫那蕩子的婦人,含着愁容坐在荊扉旁。 夜夜望着明月,睡時山月已低垂。男子未曾富貴,徒勞地歌唱着門閂。 你的心意對着月亮卻看不見自己,願月光照亮若蘭錦緞中的詩句。我的身體如不吃葉的蠶,自然能吐出五彩的絲線。 每個字都結成同心,卻無人能帶走。夜晚夢見自己化作嫦娥,尋找你卻不知何處。 隨着雲飛遍巫山十二峯,夢醒後日出在江河東邊。中使傳來書信呼喚塞鴻,少年仙客已成老翁。 請你歸來,勸你飲酒。酒如泉水,杓如鬥,庭中桂樹下青鸞小巧。

賞析

這首作品以蕩子婦的口吻,表達了對遠方愛人的思念與期盼。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美人如花隔秋水」、「舞衫血色迎風揮」等,描繪了女子的美麗與孤獨。通過「夜夜望明月」、「夢迴日出滄江東」等句,展現了女子夜夜思念、夢迴往昔的深情。最後以「請君歸,勸君酒」作結,寄託了對愛人歸來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張天英

元溫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號石渠居士。酷志讀書,穿貫經史。徵爲國子助教。性剛嚴,不好趨謁,再調不就。工詩,尤善古樂府。有《石渠居士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