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人:隱居的人。
- 脩竹:高高的竹子。
- 西山:指西邊的山。
- 層雲:層層曡曡的雲。
- 隱隱:隱約,不分明。
- 林木:樹林。
- 境寂:環境寂靜。
- 慮澹:思慮淡泊。
- 晤言:對話,交談。
- 流泉:流動的泉水。
繙譯
清晨,我帶著雨滴來到池邊,微風輕拂,帶來陣陣寒意和翠綠的景致。隱居的人剛剛醒來,打開窗戶,便看見了高高的竹子。西邊的山巒被層層曡曡的雲霧環繞,隱約可見於樹林之中。環境甯靜,塵世的煩擾自然消散,思慮淡泊,內心的樂趣常常充盈。獨自坐著,沒有言語的交流,衹聽見流泉輕輕地流入深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晨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表達了隱居者內心的甯靜與滿足。詩中“曉雨”、“微風”、“寒綠”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了清晨的清新與涼爽。而“脩竹”、“層雲”、“林木”則進一步以自然景物來象征隱居者的高潔與超脫。最後,“境寂”、“慮澹”、“流泉”等詞,深刻地反映了隱居者內心的平和與深邃,以及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高明
元明間浙江平陽人,一說永嘉人,名明,以字行,號菜根道人。元順帝至正五年進士。授處州錄事,闢行省掾。方國珍據浙東,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縣櫟社。明初,太祖聞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辭。作《琵琶記》,爲南曲名著。有《柔克齋集》。
► 48篇诗文
高明的其他作品
- 《 寄屠彥德並簡倪元鎮二首 》 —— [ 元 ] 高明
- 《 子素先生客夏蓋湖上欲往見而未能因賦詩用簡仲遠徵君同發一笑 》 —— [ 元 ] 高明
- 《 鷓鴣天 · 題顧氏景筠堂 》 —— [ 元 ] 高明
- 《 送蘇伯修參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 —— [ 元 ] 高明
- 《 次韻酬高應文 》 —— [ 元 ] 高明
- 《 題孟宗振惠麓小隱 》 —— [ 元 ] 高明
- 《 楊季常約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詩寄三首 》 —— [ 元 ] 高明
- 《 丁酉二月二日訪仲仁仲遠仲剛賢昆季別後賦詩以謝 》 —— [ 元 ]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