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郯九成即事自述

· 張翥
豎儒無術善飛鈐,鏡裏形容亦自嫌。 憂世不堪才力弱,告歸方畏簡書嚴。 風沙慘淡寒吹帽,星斗光芒夜近簾。 此際思君倍愁絕,何山容得老夫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竪儒:指無能的儒者。
  • 飛鈐:比喻高超的策略或技巧。
  • 形容:外貌,容貌。
  • 憂世:憂國憂民。
  • 告歸:請求退休或離職。
  • 簡書:指文書或法令。
  • 風沙:指惡劣的自然環境。
  • 慘淡:形容景象淒涼。
  • 寒吹帽:寒風吹動帽子,形容寒冷。
  • 星鬭光芒:星星的光煇。
  • 近簾:靠近窗簾,形容夜深人靜。
  • 愁絕:極度憂愁。
  • 老夫:詩人自稱。
  • :隱居。

繙譯

作爲一個無能的儒者,我缺乏高超的策略,對自己的容貌也感到不滿。我憂國憂民,但才力有限,請求退休又害怕法令的嚴厲。風沙中,寒風吹動我的帽子,星星的光煇在夜深人靜時靠近窗簾。此時此刻,我更加思唸你,感到極度的憂愁,哪裡能容得下我這個老者隱居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無能和時侷艱難的深切憂慮。詩中,“竪儒無術善飛鈐”一句,自嘲中透露出無奈,而“憂世不堪才力弱”則進一步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掙紥和無力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的情感色彩,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的孤獨和憂愁。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時世的深刻反思。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