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韓醫士蘇臺畫像韓乃太史敬堂之兄
博帶褒衣振古風,翩翩意氣自江東。
清修迥出風塵外,大隱偏耽城市中。
名在任教聞女子,書傳何必對倉公。
亦知太史稱難弟,調燮誰當國手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博帶褒衣:指穿着寬大的衣帶,古代士人的服飾。
- 振古風:振興古代的風範。
- 翩翩:形容舉止文雅、風度翩翩。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清修:清靜修身,指遠離塵囂,專心修煉。
- 迥出:遠遠超出。
- 大隱:指隱居於市井之中,而非山林。
- 耽:沉溺,喜愛。
- 任教:指擔任教職。
- 倉公:古代名醫,此處指醫學知識。
- 調燮:調和,此處指調和藥物。
- 國手:指技藝高超的人。
翻譯
穿着寬大衣帶的古代風範,從江東傳來翩翩的意氣。 清靜修身遠超塵世之外,大隱之人卻偏愛城市之中。 名聲在任教時已讓女子聞知,醫書傳承何必要面對倉公。 也知道太史稱讚這是難能可貴的弟弟,誰能像國手一樣調和藥物呢?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韓醫士的風度和醫術。詩中,「博帶褒衣」和「翩翩意氣」描繪了韓醫士的儀表和氣質,而「清修迥出風塵外」則突出了他的超然境界。後兩句通過對比「大隱偏耽城市中」和「名在任教聞女子」,展現了韓醫士在繁華都市中保持清修,同時醫術高超,聲名遠播。最後兩句則通過太史的稱讚,強調了韓醫士的醫術之精湛,無人能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韓醫士高尚品質和卓越才能的敬仰。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誨的其他作品
- 《 過十八灘 》 —— [ 明 ] 王弘誨
- 《 嬴惠庵十景詩爲鄧元宇將軍賦蓮峯映水 》 —— [ 明 ] 王弘誨
- 《 送鄭尉入覲 》 —— [ 明 ] 王弘誨
- 《 夏日同陳仁甫陳公望遊淨業寺 》 —— [ 明 ] 王弘誨
- 《 酬吳明卿藩參見寄 》 —— [ 明 ] 王弘誨
- 《 登龍門塔分得龍門高深四韻 》 —— [ 明 ] 王弘誨
- 《 送臨淮李秀巖留守南京 》 —— [ 明 ] 王弘誨
- 《 送大司徒鬆坡畢公致政還鄉 》 —— [ 明 ] 王弘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