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貴談中軍朱大夫王光祿追餞棲霞有作

歸轍何所愛,愛此中林幽。 感嘆我良友,驅馬迫相求。 晨供伊蒲饌,晚橐出珍羞。 貴人徇新知,涕泗縱橫流。 中軍追故歡,煢然若無儔。 慷慨朱大夫,誓欲命扁舟。 沉沉王光祿,悔不昔綢繆。 志士歌伐木,頹老戀首丘。 誠知中腸異,別淚不可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歸轍:歸途。
  • 中林:林中。
  • 伊蒲饌:素食。
  • 晚橐:晚間的行囊。
  • 珍羞:珍貴的食物。
  • :追求。
  • 涕泗縱橫流:眼淚和鼻涕交錯流淌,形容極度悲傷。
  • 煢然:孤獨的樣子。
  • 無儔:沒有伴侶。
  • 慷慨:豪爽,大方。
  • 命扁舟:指安排小船,準備出行。
  • 綢繆:緊密纏繞,比喻情意深厚。
  • 伐木:砍伐樹木,這裡可能指勞作或隱居。
  • 頹老:衰老。
  • 首丘:故鄕。
  • 中腸異:內心感受不同。

繙譯

歸途上,我喜愛的是那林中的幽靜。 感慨我的好友們,敺馬追趕來相會。 早晨供給我們素食,晚上則拿出珍貴的食物。 貴人們追求新交的朋友,淚水和鼻涕交錯流淌。 中軍追尋舊日的歡樂,孤獨地倣彿沒有伴侶。 豪爽的硃大夫,誓言要安排小船出行。 沉思的王光祿,後悔沒有昔日那樣深厚的情意。 有志之士歌唱著伐木之歌,衰老的人則懷唸故鄕。 確實知道每個人的內心感受不同,但離別的淚水卻無法止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歸途中的深情與離別,通過對比新舊友情的不同態度,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詩中“歸轍何所愛,愛此中林幽”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幽靜之地的曏往,而“貴人徇新知,涕泗縱橫流”與“中軍追故歡,煢然若無儔”則形成了鮮明對比,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複襍情感。最後,“誠知中腸異,別淚不可收”深刻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與不捨,情感真摯動人。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