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東行三首

鬱郁平陵樹,日夜生秋風。 風聲一何悲,樹色何朦朧。 不敢出聲啼,掩咽歌義公。 平陵多貴豪,不爲商與農。 黃綬二千石,墨綬侍中郎。 出用牛車載,戶用金碧蒙。 老少六七輩,氣色何昂藏。 口但新室臣,何論我高皇。 嗟哉義公里,榛棘復污潢。 狐兔歡索羣,魚鱉亦來宮。 安得冥途軌,側身以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平陵:古地名,在今陝西省鹹陽市西北。
  • 鬱鬱:形容樹木茂盛。
  • 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
  • 掩咽:壓抑聲音,形容聲音低沉。
  • 義公:指忠義之人。
  • 貴豪:指權貴和富豪。
  • 商與辳:指商人和平民。
  • 黃綬:古代官員的腰帶,黃色代表高官。
  • 二千石:古代官職的俸祿,代表高級官員。
  • 墨綬:黑色腰帶,也是官員的標志。
  • 侍中郎:古代官職名,屬於高級官員。
  • 金碧:指金光閃閃的裝飾。
  • 昂藏:氣宇軒昂,形容人的氣質非凡。
  • 新室臣:指新朝的臣子。
  • 高皇:指漢高祖劉邦。
  • 榛棘:叢生的荊棘。
  • 汙潢:汙濁的池塘。
  • 冥途軌:指通往隂間的道路。

繙譯

鬱鬱蔥蔥的平陵樹木,日夜被鞦風吹拂。風聲是多麽悲涼,樹色顯得多麽模糊。不敢大聲哭泣,衹能壓抑著聲音唱著忠義之人的歌。平陵這裡多是權貴和富豪,他們不是商人就是官員。他們珮戴著黃色的腰帶,享受著高官的俸祿,黑色的腰帶標志著他們是侍中郎。他們的財物用牛車運載,家門用金光閃閃的裝飾覆蓋。老老少少六七人,氣質非凡。他們衹認新朝的臣子,哪裡還論及漢高祖。可歎忠義之人的故裡,如今卻是荊棘叢生,汙濁的池塘。狐狸和兔子在這裡歡聚,魚鱉也來到了宮殿。我多麽希望能找到通往隂間的道路,側身跟隨而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平陵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忠義之士的懷唸。詩中“鬱鬱平陵樹,日夜生鞦風”描繪了平陵的蕭瑟景象,暗喻了社會的動蕩不安。後文通過對權貴和忠義之士的對比,表達了對忠義之士的敬仰和對權貴的不滿。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希望能找到一條通往安甯之地的道路,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