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釋典諸部經於小祗園藏經閣中有述
方廣宣妙覺,總持諦真乘。
白馬葉休期,金人肇奇禎。
傷哉末教日,聖澤漸以凌。
冥蹟蹈恆河,狂飆吹慧燈。
我友條淨業,慷慨惠函經。
奚必具羯磨,居然一摩騰。
小果固有漏,法施良足憑。
雖靡布金田,幸依化人城。
蒼松雲瀰滃,脩竹風琮琤。
層閣臨廣除,迴流激清泠。
闥婆陳天樂,龍藏鬱飛騰。
中有慈悲相,恍發妙音聲。
玉笈啓緗縹,流紈染翰青。
彷佛貝葉端,自然蓮花生。
如日懸中天,萬象借光明。
稽首兩足尊,發此希有誠。
破除諸疑網,摧伏羣魔兵。
前因獲心通,後果希勝增。
願以一切智,回施一切情。
巀嵲西逝樑,金篦導前行。
凡聖同超解,怨親歸合併。
執離文字間,猶爲道所憎。
曹溪倘吾許,筌蹄詎堪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廣:廣泛,普遍。
- 妙覺:佛教術語,指對真理的深刻領悟。
- 總持:佛教術語,指對佛法的全面掌握。
- 諦真乘:佛教術語,指真實的教法。
- 白馬葉休期:指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時期,傳說中佛教是通過白馬馱經傳入的。
- 金人:指佛像。
- 末教日:指佛教衰落的時期。
- 聖澤:指佛教的恩澤。
- 冥跡:深遠的蹤跡。
- 恆河:印度的一條聖河,常用來比喻佛教的教義。
- 狂飆:猛烈的風。
- 慧燈:智慧的燈火,比喻佛法。
- 條淨業:指修行清淨的佛教徒。
- 函經:指佛經。
- 羯磨:佛教術語,指僧團中的行爲規範和儀式。
- 摩騰:佛教術語,指迅速傳播。
- 小果:指小乘佛教的果位。
- 法施:佛教術語,指以佛法佈施。
- 布金田:比喻廣施佛法。
- 化人城:比喻佛教的教化之地。
- 瀰滃:形容雲霧瀰漫。
- 脩竹:高大的竹子。
- 琮琤:形容風聲。
- 廣除:寬闊的臺階。
- 迴流:水流回旋。
- 清泠:清澈涼爽。
- 闥婆:佛教中的天神。
- 龍藏:指佛經。
- 慈悲相:指佛像的慈悲表情。
- 玉笈:精美的書箱。
- 緗縹:淡黃色。
- 流紈:細膩的絲織品。
- 染翰:書寫。
- 貝葉:古代用來書寫的葉子。
- 蓮花:佛教中象徵純潔的花。
- 兩足尊:指佛。
- 心通:心靈的領悟。
- 一切智:佛教術語,指無所不知的智慧。
- 巀嵲:形容山勢險峻。
- 金篦:金制的梳子,比喻引導。
- 超解:超越理解。
- 怨親:怨恨與親近。
- 合併:融合。
- 筌蹄:比喻文字和言辭。
- 徵:驗證。
翻譯
廣泛宣揚深刻的覺悟,全面掌握真實的教法。白馬馱經標誌着佛教的傳入,佛像開啓了神奇的預兆。可惜在佛教衰落的時期,佛教的恩澤逐漸減弱。深遠的蹤跡踏入恆河,猛烈的風吹熄了智慧的燈火。我的朋友修行清淨,慷慨地贈送了佛經。無需進行復雜的儀式,佛法自然迅速傳播。小乘佛教的果位雖有限,但以佛法佈施卻足以依靠。雖然沒有廣施佛法,但幸運地依附於佛教的教化之地。蒼松雲霧瀰漫,高大的竹子風聲琮琤。層閣面臨寬闊的臺階,水流回旋激起清澈涼爽。天神演奏着天樂,佛經鬱郁飛騰。其中慈悲的佛像,彷彿發出美妙的音聲。精美的書箱中開啓淡黃色的書籍,細膩的絲織品上書寫着青色的文字。彷彿在貝葉的頂端,自然生出蓮花。如同太陽懸掛在中天,萬象借其光明。我虔誠地向佛頂禮,發出這罕見的誠心。破除所有的疑惑,摧毀羣魔的軍隊。前因獲得心靈的領悟,後果期望更加美好。願以無所不知的智慧,迴向給所有衆生。險峻的山樑向西逝去,金制的梳子引導前行。凡聖超越理解,怨恨與親近融合。執着於文字之間,仍爲道所憎惡。如果曹溪允許我,文字和言辭怎能驗證。
賞析
這首作品是王世貞對佛教教義的深刻理解和讚美。詩中,他通過對佛教歷史、教義和修行境界的描繪,表達了對佛教衰落的憂慮和對佛法傳播的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佛教術語和象徵,如「妙覺」、「總持」、「諦真乘」等,展現了佛教的深奧和博大。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蒼松雲瀰滃,脩竹風琮琤」,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佛教的虔誠和對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