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五子篇崑山俞允文
峻伯青雲姿,飾玉振鳴步。
二十遊京邑,興文粲煙霧。
一出時貴傾,匪在戚與故。
此道行世間,識者如其素。
豈不諧衆歡,要睹中心慕。
紓懷歷下生,改轍遵廣路。
雅鄭辨已勤,況乃垂韶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峻伯:指俞允文,字峻伯,明代文人。
- 青雲姿:比喻志向高遠,才華出衆。
- 飾玉:比喻修飾文辭,使其華美。
- 振鳴步:形容行走時步伐有力,聲音響亮。
- 京邑:京城,指北京。
- 粲煙霧:形容文采斐然,如煙霧般絢爛。
- 時貴傾:受到當時權貴的青睞。
- 戚與故:親戚和舊友。
- 此道:指文學創作。
- 素:本來的,原來的。
- 紓懷:抒發情懷。
- 歷下生:指在歷下(今山東濟南)的生活經歷。
- 改轍:改變方向或方法。
- 雅鄭:雅指高雅,鄭指鄭國,這裏泛指不同的文學風格。
- 垂韶濩:垂,流傳;韶濩,古代樂曲名,這裏指古典文學作品。
翻譯
峻伯俞允文,擁有高遠的志向和出衆的才華,他的文辭華美,行走時步伐有力,聲音響亮。二十歲時,他遊歷京城,文采斐然,如煙霧般絢爛。一出現在文壇,便受到當時權貴的青睞,這並非僅僅因爲親戚和舊友的關係。他的文學創作在世間流傳,識者皆知其本來的才華。雖然他能夠與衆人和諧相處,但內心深處仍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在歷下的生活經歷使他抒發了情懷,後來他改變了創作方向,踏上了更廣闊的道路。他勤於辨別雅俗,更致力於傳承古典文學作品。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俞允文的才華和文學成就,描繪了他從青年時期起就展現出非凡的文學天賦和遠大的志向。詩中通過「青雲姿」、「飾玉振鳴步」等意象,生動地刻畫了俞允文的形象。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俞允文堅持文學追求、不斷探索新路的敬佩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