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昌榧:指高啓,明代文學家,字昌榧。
- 振奇士:指出類拔萃的才士。
- 玄覽:深遠的見解。
- 芙蓉:荷花,比喻高潔。
- 濁水:污濁的水,比喻世俗。
- 蒼隼:蒼鷹,比喻志向高遠。
- 寥廓:廣闊的天空。
- 調古:指詩歌的格調古雅。
- 坎軻:坎坷,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
- 短年:指壽命不長。
翻譯
高啓這位出類拔萃的才士,他的見解多麼深遠而卓越。 就像荷花在污濁的水中依然秀麗,蒼鷹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他的詩歌格調古雅,少有人能與之並駕齊驅,名聲遠揚,作品超越時代。 他並不因人生的坎坷而感到遺憾,即使壽命不長,也享受着其中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高啓的才華和品格。詩人通過比喻,將高啓比作在濁水中依然秀麗的荷花和在寥廓天空中翱翔的蒼鷹,形象地展現了高啓的高潔志向和卓越才華。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高啓不畏人生坎坷、享受生活的樂觀態度的讚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高啓的人格魅力和詩歌成就。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送蘇山人謁張司馬 》 —— [ 明 ] 王世貞
- 《 寄答明卿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濮陽李明府自新喻再寄予詩茲以覲事駐城外屬時禁方嚴不得出視悵然有懷 》 —— [ 明 ] 王世貞
- 《 何仁仲鴻臚千里枉駕杯酒論文甚適也亡何乞一詩以別餘感其意聊爲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夏日偶成不復倫次共得廿首復作長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貞
- 《 吳江趙令君特訪我吳閶走筆得二絕句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絶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其十八 》 —— [ 明 ] 王世貞
- 《 過比部朱丈射陂草堂二首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