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漲街柬倫樾溪二首

夜雨淋浪曉不收,出門溪澗逐波流。 呼童幾候重蘿徑,應有山陰訪戴舟。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淋浪:形容雨聲大而連續。
  • 蘿逕:被藤蘿覆蓋的小路。
  • 山隂訪戴舟:典故,指晉代王徽之(字子猷)雪夜乘舟訪戴逵(字安道),至門不入而返,人問其故,答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此句意指希望有人來訪。

繙譯

夜間的雨聲大而連續,直到早晨也沒有停歇,出門時看到谿澗的水隨著波浪流動。 我呼喚僕人,等待在覆蓋著藤蘿的小路上,應該會有像山隂訪戴那樣的客人乘舟來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暴雨過後的景象,通過“夜雨淋浪”和“出門谿澗逐波流”生動地表現了雨勢之大和谿水的湍急。後兩句則借用“山隂訪戴舟”的典故,表達了詩人期待友人來訪的心情,展現了詩人閑適恬淡的生活態度和對友情的珍眡。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