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梅歌爲方塘張封君賦

瑤臺仙姝畏姚妒,化作君庭雙玉樹。 大庾萬條看更俗,隴頭一闋吹不墮。 張果鯢齒如編銀,要與此樹爭丰神。 飛觴三雅媚殘月,搖筆詞組開新春。 有子移根奉溫室,皎皎冰姿射霜日。 莫言子作書生酸,要與君王調鼎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瑤臺仙姝:指神話中的仙女。
  • 大庾:古地名,在今江西省大餘縣,以產梅著稱。
  • 隴頭:指隴山,這裏比喻梅花的高潔。
  • 張果:人名,詩中的主人公。
  • 鯢齒:指老年人的牙齒。
  • 三雅:指三種雅緻的酒器。
  • 搖筆:揮筆,指寫作。
  • 詞組:詩句。
  • 溫室:指暖房,用於保護植物。
  • 冰姿:形容梅花的清冷美麗。
  • 調鼎實:比喻治理國家。

翻譯

瑤臺上的仙女害怕被姚氏嫉妒,化作了君庭中的兩棵玉樹。 大庾的萬條梅枝看起來更加俗氣,而隴頭的梅花一曲卻吹不落。 張果的牙齒像編排的銀絲,他想要與這樹爭奪風采。 在殘月下舉杯暢飲三種雅緻的酒,揮筆寫下詩句迎接新春。 他的兒子將梅樹移植到溫室中,皎潔的冰姿在霜日中閃耀。 不要說他的兒子只是個書生,酸澀無用,他將來要爲君王治理國家。

賞析

這首作品以瑤臺仙姝化作雙玉樹爲引子,描繪了梅花的超凡脫俗和堅韌不拔。通過對比大庾和隴頭的梅花,突出了梅花的高潔品質。詩中張果的形象與梅花相互映襯,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結尾處對張果兒子的期許,寓意着家族的榮耀與國家的未來緊密相連,體現了詩人對後代的殷切希望和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