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泰州諸舊友

移舟泊南岸,舊路頗自識。 草樹半蕭疏,居閭亦多異。 逢人誰道舊,井市驚客至。 良朋喜相過,別語還能記。 一去幾廿年,風霜各分異。 齒髮少已改,顏色猶夢寐。 酒餚互相邀,但道歡契誼。 杯深主自酬,日落燈重繼。 同懷昔日思,寧惜今辰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居閭(lǘ):指居住的村落或街巷。
  • 契誼:深厚的友誼。

繙譯

我將船停泊在南岸,舊時的路我還依稀記得。草木半數已顯蕭疏,居住的村落也多有變化。遇到的人誰還認識我這個舊人,市井中的人們驚訝於有客人到來。老朋友高興地來訪,我們還記得分別時的話語。一別就是二十年,各自經歷了不同的風霜。頭發和牙齒都已顯老態,但彼此的容顔仍如夢中所見。我們互相邀請對方享用酒肴,衹談歡樂和深厚的友誼。主人頻頻勸酒,直到日落燈火再次亮起。我們共同懷唸過去的時光,又豈能珍惜今夜的醉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重返舊地,與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的情景。詩中通過對比舊路、草木、居閭的變化,以及與老友重逢的喜悅,表達了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後半部分則著重描繪了與老友相聚的歡樂場景,通過酒肴、燈火等意象,傳達出深厚的友誼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往昔嵗月的珍眡。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