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樑伯龍
喬木竦崩崖,下臨千仞溪。
豈不虞傾折,根株詎能移。
迴風吹轉蓬,飄颻窮天垂。
念此歲雲晏,廓落竟焉歸。
兩慕中未宣,安睹已所悲。
周道橫豺虎,飭步詎成規。
君子憂世患,小人偷自怡。
恆恐羲輪逝,爲謀不畢時。
唯有貽竹素,可以愜衷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yí):贈送。
- 梁伯龍: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竦(sǒng):挺立。
- 崩崖:崩塌的懸崖。
- 千仞溪:形容溪谷深邃。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爲八尺。
- 虞(yú):擔憂。
- 傾折:倒塌折斷。
- 根株:樹根。
- 詎能移:怎能移動。
- 迴風:旋風。
- 轉蓬:飄動的蓬草。
- 飄颻(yáo):飄搖不定。
- 窮天垂:直至天邊。
- 歲雲晏:歲月晚。
- 廓落:空曠寂寥。
- 焉歸:何處歸去。
- 兩慕:兩種思慕。
- 中未宣:內心未曾表達。
- 安睹:怎能看見。
- 已所悲:自己所悲傷的。
- 周道:大道。
- 橫豺虎:比喻世道險惡。
- 飭步:整頓步伐。
- 詎成規:怎能成爲常規。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憂世患:憂慮世間的禍患。
- 小人:品德低下的人。
- 偷自怡:偷偷自得其樂。
- 羲輪:太陽,比喻時光。
- 爲謀不畢時:謀劃未能及時完成。
- 貽竹素:贈送書籍或文稿。
- 愜衷期:滿足內心的期望。
翻譯
高大的樹木挺立在崩塌的懸崖上,下方是深達千仞的溪谷。它們難道不擔心傾倒折斷嗎?但樹根又怎能移動呢?旋風吹動着飄搖的蓬草,直至天邊。想到這歲月已晚,空曠寂寥,我將歸向何方?兩種思慕在心中未曾表達,怎能看見自己所悲傷的?大道上橫行着豺虎,整頓步伐又怎能成爲常規?君子憂慮世間的禍患,小人則偷偷自得其樂。我常擔心時光流逝,謀劃未能及時完成。唯有贈送書籍或文稿,可以滿足內心的期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憂慮。詩中,「喬木」與「崩崖」、「千仞溪」形成對比,突顯了生命的脆弱與環境的險惡。而「迴風」、「轉蓬」則象徵了人生的飄搖不定。後文通過對「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世道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最後,詩人寄希望於「貽竹素」,尋求內心的慰藉,體現了其對精神寄託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