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楚澤:指江陵附近湖澤地區。本篇作於大中二年秋由桂林返長安途中。
虹:全詩校:“一作紅。”
《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應)場、(劉)禎各被太祖闢,爲丞相掾屬。”劉禎《贈五官中郎將》:“餘嬰沉瘤疾,竄身清漳濱。”
《南史·虞寄傳》:寄性衝靜,有棲遁志。大同中,閉門稱疾,惟以書自娛。後除東中郎、建安王諮議,加昭戎將軍,寄辭以疾。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朞月,便自求解退。
白袷(jiá):白夾衣。在桂林經歲,氣候溫暖,故“經年卷”。
及:全詩校:“一作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澤:楚地的水澤,這裏指楚地的風景。
- 霜野:被霜覆蓋的田野。
- 物聲乾:指周圍環境的聲音變得乾燥、稀少。
- 集鳥翻漁艇:聚集的鳥兒在漁船周圍翻飛。
- 殘虹:即將消失的彩虹。
- 馬鞍:馬背上的鞍具。
- 劉楨元抱病:劉楨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這裏指他長期患病。
- 虞寄數辭官:虞寄是南朝梁的文學家,這裏指他多次辭去官職。
- 白袷:白色的夾衣。
- 經年卷:常年捲起,不展開。
- 西來及早寒:從西邊來,及時感受到早寒。
翻譯
夕陽西下,我歸家之後,田野被霜覆蓋,四周的聲音顯得乾燥稀少。鳥兒聚集在漁船周圍翻飛,即將消失的彩虹輕輕拂過馬鞍。劉楨長期患病,虞寄多次辭去官職。我的白色夾衣常年捲起,不展開,這次從西邊來,及時感受到了早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通過「夕陽」、「霜野」、「集鳥」、「殘虹」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寧靜的氛圍。詩中提到的劉楨和虞寄,分別代表了疾病和官場的無奈,與詩人的境遇相呼應。最後,詩人通過「白袷經年卷,西來及早寒」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和季節變化的敏感,以及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和深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