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 李憕
別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皇臺。 雲飛北闕輕陰散,雨歇南山積翠來。 御柳遙隨天仗發,林花不待曉風開。 已知聖澤深無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別館:指皇帝臨時居住的宮外館捨。
  • 淑氣:溫和的氣候。
  • 三宮:指皇帝、皇後、太後居住的宮殿。
  • 鳳皇台:指宮中的高台,象征著皇權的尊貴。
  • 北闕:指皇宮的北門,常用來代指朝廷。
  • 禦柳:指皇宮中的柳樹。
  • 天仗:皇帝的儀仗。
  • 睿才:指皇帝的智慧和才能。

繙譯

春天的氣息催促著別館的生機,三宮的路逕轉曏了鳳皇台。 雲彩在北闕輕輕散開,雨停後南山的翠色漸漸顯現。 禦柳隨著皇帝的儀仗一同出發,林中的花朵不等曉風便已盛開。 已經知道皇帝的恩澤深厚無比,更訢喜的是這美好的春光融入了皇帝的睿智之中。

賞析

這首詩是李憕應皇帝之命所作,詩中描繪了春日宮廷的景象,表達了對皇帝的贊美。詩中“別館春還淑氣催”一句,既描繪了春天的氣息,又暗含了對皇帝恩澤的期待。後文通過“雲飛北闕”、“雨歇南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贊美皇帝的智慧與恩澤。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唐代宮廷詩的風採。

李憕

唐幷州文水人。少聰敏,以明經舉,授成安尉。力於治,有任事稱。玄宗天寶初除清河太守,舉美政,遷廣陵長史,民爲立祠賽祝,歲時不絕。旋徙河東太守,又改京兆尹。安祿山反,完善城郭,遏其侵逼,帝擢爲禮部尚書。城陷遭害,諡忠懿。 ► 3篇诗文